調研成果展示| 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關于北京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調研報告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黨組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點工作,研究破解制約科技自立自強、創新驅動發展等方面的痛點難點問題,推動出臺了一系列實施方案,將調研成果切實轉化為解決問題、推進工作的實際舉措,更好服務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首都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以ChatGPT、GPT-4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因其強大的內容生成及多輪對話能力,引發了人工智能重大變革。面對新一輪人工智能發展浪潮,北京市需要持續擴大已有發展基礎和優勢,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為摸清全市人工智能領域發展現狀,委黨組圍繞“北京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選題展開調查研究。
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概況
北京匯集了國內最多的人工智能頂尖院校,擁有國內最豐富的頂尖人才資源,近年來,通過建設新型研發機構,持續推出一批原始創新成果,不斷提升創新能力。經過多年發展,北京市已成為全國人工智能發展的領頭羊,2022年本市人工智能相關產值規模達2170億元,核心企業數量超過1800家,已形成基本完整的產業鏈,涵蓋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等環節,正在快速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生態體系。
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底層軟硬件與國外主流產品尚存明顯差距。在人工智能訓練芯片領域,英偉達GPU占據90%以上全球市場,形成市場壟斷。本市寒武紀、昆侖芯等芯片企業雖布局較早,但整體技術儲備相差較遠,國內短期尚無可完全替代英偉達的產品。國內開源深度學習框架百度飛槳雖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逐步提升,但在全球開發者數量、性能、易用性、工具鏈完備程度等方面,與Pytorch等國際主流開源框架相差甚遠。
頂尖人才較為缺乏。本市人才資源基礎國內領先,但仍面臨較大缺口,調研中企業紛紛表示,在通用人工智能高速發展的風口下,本市企業面臨著與上海、廣州、深圳、武漢等城市搶人才的情況。
算力緊缺問題突出。調研中,第四范式、零一萬物、智譜AI、中科聞歌等大模型企業普遍反饋,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算力問題。隨著大模型技術的興起,本市涌現出一大批大模型創新主體,對于智能算力的需求驟增,目前已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高質量數據集缺乏,數據流通機制仍需完善。當前國內大模型訓練主要在國際主流英文數據集上進行,合規安全的高質量中文數據集缺乏。本市開源中文數據集多以網頁數據為主,不足以支撐高性能大模型訓練,然而國內獲取大批量、高質量的中文語料數據較為困難,這些數據都由各個專業機構和互聯網平臺公司封閉保存。
推動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思路和舉措
目前,本市已出臺多項推動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舉措。2023年5月,我們會同相關單位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實施方案(2023—2025年)》,對北京市人工智能創新發展進行了整體系統布局。同一時期,發布《北京市促進通用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和《北京通用人工智能創新產業伙伴計劃》,加快推動以大模型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理性健康發展。為進一步加強統籌調度,本市成立了由分管科技工作的副市長任組長的市級人工智能工作專班,統籌推進全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協調解決推進本市人工智能產業理性健康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審議市級人工智能領域相關政策和重大專項工作部署。為加速人工智能落地應用,我們于2023年6月舉辦北京市首批人工智能行業大模型應用案例發布會,發布首批10個行業大模型典型應用案例,進一步拓展大模型行業應用廣度深度。
下一步,我們將在人工智能專班的統籌協調下,扎實推進各項政策中的重點工作任務落實。
強核心:加快突破底層核心技術
充分發揮新型研發機構在體制機制上的創新優勢,開展有組織科研,加快產出一批國際重大引領性成果。通過科研課題形式,支持創新主體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鼓勵本市領軍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打造從底層芯片到上層行業應用的全棧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技術體系。加快推動智源研究院建設國家人工智能開放生態技術創新中心,建立國際領先的大模型技術開源體系。
筑底座:高效配置創新基礎要素
加快推進本市算力中心建設,保障本市科研效率及產品迭代速度,促進國產化智能算力規?;?、市場化應用。加強與云廠商合作,面向本市創新主體開放優惠算力,研究出臺面向本市創新主體的算力租用補貼政策。支持智源研究院建設并開放安全合規的基礎訓練數據集。通過“數據伙伴”等工作抓手,鼓勵高質量數據擁有企業對外開放數據,探索商業化場景合作。
推應用:打造標桿型示范應用
加強人工智能在自動駕駛、城市治理等典型場景中的示范應用,同時探索在政務服務、金融科技、醫療、科學研究等重點領域的數據挖掘,打造形成標桿型示范應用場景。通過發布需求榜單、搭建供需對接平臺、組織“揭榜掛帥”、評選標桿應用案例等多種方式,促進大模型場景供需對接,推動相關技術及產品熟化落地,不斷拓展行業大模型應用廣度和深度。
造生態:持續做優產業發展生態
推動設立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引導帶動社會資本支持一批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帶動性強、擁有較大市場空間的人工智能領域重點企業。推動出臺本市人工智能領域人才服務政策,構建高層次人才培養機制,爭取給予創新主體更大的人才引進自主權。加快推動設立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協會,聚攏行業資源、完善標準體系、強化產業發展。支持各區結合自身特色,布局建設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鼓勵集聚區內開展交流合作,加速產業生態構建。
慎治理:構建高標準可控治理體系
支持探索大模型評測基準及工具,推動大模型自動評測技術發展。不斷完善監管體系,督促大模型企業使用安全可控的技術手段開展自評估。推動通用大模型備案工作,為重點企業提供服務和指導,以爭取更多本市優質的大模型產品上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