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引領之引領動員部署典型案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黨委:努力找準契合點 實現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


專家點評:以完成中央賦予的任務為使命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黨委的案例介紹了抓準黨建與業務工作的契合點,堅持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實現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的經驗做法。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積極構建黨的建設一體化格局,按照黨委、黨建工作部門和基層黨支部3個層面,明確責任領導、牽頭部門、完成時限,壓實責任;二是夯實黨建工作主陣地,以完成中央賦予抗戰館的“三大任務”“四個目標”“五個一流”為使命,大力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扎實圓滿完成上級賦予的各項重大政治任務;三是創建“黨建 +N”模式,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教育引導黨員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黨性修養,推動黨建和業務工作融合,以加強黨的建設帶動業務工作提升。
這一案例啟示我們:壓實全面從嚴治黨(黨建)工作責任制,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能夠推動黨建和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提升工作實效,促進各項重大政治任務的圓滿完成。
主要做法:
抗戰館黨委緊緊圍繞市委決策部署和館中心工作,努力抓準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契合點,堅持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積極做實黨建工作,努力提升工作實效,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在 2021 年北京市“三優一先”評選中,抗戰館黨委榮獲“北京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一、提高政治站位,積極構建黨的建設一體化格局
壓緊壓實全面從嚴治黨(黨建)工作責任制,進一步理清黨建工作思路。按照黨委、黨建工作部門和基層黨支部3個層面,明確責任領導、牽頭部門、完成時限,壓實責任。按照黨建工作要點和年度工作部署會精神,經常性指導各級黨組織抓好日常黨建工作落實,確保目標一致、措施一致、步調一致。加強督導落實,館黨委通過召開黨建工作專題會定期聽取黨建工作匯報,定期深入支部調研檢查、召開黨建工作述職評議、集體約談等,進一步規范組織建設。
各級黨員干部結合抗戰類紀念館特點,加強意識形態風險研判,牢牢把握社會思潮引導主動權。對“精日”、歷史虛無主義等蓄意挑起事端、觸碰政治底線、挑戰社會正義良知的錯誤思潮給予有力回擊。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針對各地頻頻出現的丑化貶損詆毀英雄烈士的惡劣行徑和“精日”問題,抗戰館主動聯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和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發出《關于加強抗戰歷史教育的倡議》,此舉在全國范圍內產生積極影響,新華網、人民網等多家新媒體瀏覽量達330余萬人次。
二、夯實黨建工作主陣地,圓滿完成各項重大政治任務
以完成中央賦予抗戰館的“三大任務”“四個目標”“五個一流”為使命,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圓滿完成上級賦予的各項任務。結合舉辦“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3周年儀式”“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儀式”等活動,館黨委堅持“黨建先行”,針對更好發揮“兩個作用”和防范廉政風險等,研究制定具體措施,紀檢干部全程監督活動籌備、資金使用等。2020年9月3日,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出席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75 周年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儀式。館黨委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全體黨員沖鋒在前、擔當在前、奉獻在前,主動加班加點、任勞任怨做好活動籌備工作,30 余項工作任務全部按時高質量完成。在重大政治任務面前,抗戰館的黨員干部經受住了考驗,各界給予高度評價。
2016年5月,抗戰館進一步整合教育資源,面向首都各級黨組織推出了“憶抗戰 學黨史強黨性”黨課活動。2021年4月,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抗戰館推出了“行走中的黨史課堂”,為各級黨組織來館開展黨日活動搭建平臺。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宣傳教育部黨支部主動牽頭黨課活動,動員所屬黨員開展志愿服務。針對講解員短缺的問題,館黨委成立了青年黨團員志愿講解服務隊。
三、創建“黨建+N”模式,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在工作實踐中,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教育引導黨員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黨性修養,推動黨建和業務工作融合,以加強黨的建設帶動業務工作提升。
在每年“7.7”“9.3”“清明節的銘記”等活動籌備過程中,注重發揮聯合黨支部的牽頭協調作用,通過成立以黨員為主的項目小組,設立“黨員先鋒崗”,使各部室職工重組分工、條塊互補,黨員同志沖鋒在前,奉獻在前,吃苦在前,在方案設計、聯系協調、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在展覽籌備過程中,館黨委班子成員主動牽頭,與研究人員一起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按照“研究無界限,宣傳有紀律”的原則,牢牢把握展覽的政治方向,大力弘揚愛國主義主旋律和社會主義正能量。各級黨員干部主動擔當作為,在調查研究、大綱撰寫、文物征集、講解接待等方面沖鋒在前。每名黨員都是一面旗幟,有的黨員在展覽大綱撰寫階段精益求精,反復查證資料;有的黨員在文物征集上勇挑大梁,反復找專家論證;有的黨員在講解接待上,提前入手,積極參與展覽的全過程,黨員帶領群眾一起努力形成合力,推出多項精品展覽。